回答1:
看是哪個階段的老師和怎樣的學生吧。
中學老師一般都會管,在你睡覺的時候叫醒你。
不過也是相對而言的,要是那種日常成績很差無心學習沒有上進的學生,老師一般也會忽視。
我高二的時候,在晚自習睡著了,班主任踢了我的桌子,把我嚇醒了。
還記得他說的“你要是不想好好學習,那就直接跟我說,把好的位置留給其他同學。
我那時候的位置也確實好,哈哈哈,不過真的是被他鎮住了。
不過也有不管的老師,同高二的地理老師在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會叫醒我,任由我睡。
不過都超喜歡兩個老師啊!大學的話,老師更不會管你,極少老師是例外。
現在我們課堂上睡的人一大片,老師依舊講他的。
基本所有老師都一樣,不過我倒是遇到了一個對我們這種狀況相對“痛心疾首”的老師。
上下課我們都玩手機or睡覺,老師還跟我們講了浪費這些時間怎樣怎樣的,真的是忠言了。
回答2:
學生在課堂上老是睡覺,必然搞不好學習,做家長的會說老師沒教好,做老師的當然也會著急。
該怎麼解決呢?我是一個教齡20多年的老教師,還真遇到過類似的學生。
現在把我的做法分享出來。
第一,要查明學生上課睡覺的原因。
無外乎下麵三種情況。
1.家庭原因。
家長太忙,顧不上照管孩子。
家長好玩,愛打牌,上網等,不管孩子。
還有家中有變故,造成家庭環境不好。
孩子生活作息無規律,得不到足夠的睡眠時間,於是乎到課堂上補覺。
2.孩子自身原因。
有的孩子身體有特殊疾病,造成瞌睡多。
有的孩子學習基礎差,聽不懂,聽老師講課如同聽天書,學不會,不願學,不想學。
只有用睡覺打發時光。
3.老師自身原因。
教師講課水準不高,缺少激情,平淡重複,學生對教授內容不感興趣,不想聽。
第二,採取不同措施,對症下藥,一一解決。
對於家庭原因造成學生上課睡覺的,要開展家訪,多與家長交流溝通,告知孩子上課表現,引起家長足夠重視。
畢竟孩子的學習是家庭頭等大事,關係到家庭的未來。
相信家長會安排好孩子的作息起居,保證有足夠精力投入到學習之中。
對於身體有病的孩子,要提醒家長及時就醫,補充營養,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對於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老師不要歧視,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開開小灶,加強輔導,肯定點滴的進步,提升他們學習興趣,學習信心。
如果是老師自身原因,就要好好反思。
必須加強業務學習,多聽課,多參加培訓,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準。
儘快成長為一名受學生喜愛的老師,不然就要誤人子弟了。
總之,所有一名負責任的家長或老師,是不能容忍課堂上學生老睡覺這種事情的。
拿出責任心,愛心,耐心,一定會讓孩子改掉壞毛病,重新愛上學習的。
回答3:
解決學生上課睡覺的問題,主要從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教師要提高上課的技巧,激情投入,語言生動活潑,亦莊亦諧,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
另一方面,加強班風學風建設,比努力,比上進,增強班組的榮譽感。
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上課睡覺的現象是可以克服的。
回答4:
清風老師最近正在幫助好些班級整改這事兒,效果出奇的好!你也不妨一試,一張圖一節課一個演講搞定,當然也要後期的督促堅持,如果其他科能配合就更好了。
學生在課堂上睡覺,在初三年級尤其嚴重,老師講課只有三幾個人聽,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成績可想而知。
在上一學年,學校臨時調整了我的教學任務後,一個畢業班的情況比題主描述還要嚴重:
你在上邊講得再精彩,下邊聽眾寥寥無幾,大部分在睡覺,一部分在玩自己的,怎麼破?後來與班主任協商,也想了很多招,但收效甚微。
本學年新接了一個初一新班任班主任,對班風學風作了很多學習和嘗試,本期4月27號開學至今,其他平行班老師反應明顯像初三畢業班那樣難管了,唯有我帶的4班紀律學風比上期都好,各班主任和年級組長都沒瞧上眼,覺得只是我運氣好。
這事兒後來傳到新上任的校長那兒,新校長很親民負責,來我辦公室商談了個多小時,讓我儘快整理,並讓我幫其他班整改試試,目前來看效果出奇的好。
具體內容:
1張圖+1節課+2個理念+1場靜坐+一貫督促,具體步驟如下:
一:
一場靜坐+一場演講①任選一節課時間②找一個情景引入:
比如找兩個寫字姿勢、坐姿明顯很隨意的同學,和他談談駝背和脊椎已經變型的話題…問他們是否願意把“廢了的”姿勢和身體找回來?③順勢教他們標準坐姿:
出示一張坐姿圖片)A:
凳子離桌子遠近合適,雙腳掌著地,腳後跟在膝關節略前;B:
雙腿自然分開,不抖不擺,舒服自然為准;C:
背腰要直,雙肩平,頭正,目視正前方;D:
雙手上桌,不趴不襯,肘關節不上桌。
E:
回過頭來以視力檢驗頭、肩、背、腰、腿、膝、腳,找到平衡點,堅持。
約5、6分鐘後,以前習慣不對的部位會酸麻疼脹,約15分鐘後,如果姿勢正確,找到了平衡點,酸麻疼脹的症狀會漸感到舒服自然、呼吸更自然。
④在孩子們做好第③步的同時,一邊引導糾正一邊給孩子們講2個理念:
一是《怎樣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此處需提前準備臨場發揮,並結合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作個小演講。
二是講講學習的價值、意義、方法等等。
講這兩點的好處至少能提高孩子們對讀書的認識和以上那一出的直觀感受,意義很重大,所以此處是重中之重。
⑤過程可以叫幾位同學對班內此刻作個評講,也可以對自己的感受淡淡,此處老師一定要適時的點評、引導、糾正、鼓勵、表揚,大家都是高手就不再贅述。
二:
這堂課的內容是靜坐,其實是在糾正坐姿,坐對了就有了精氣神,也沒有了睡覺的基礎;形式其實是一場演講,借坐姿講注意力集中和學習效率,本質是在糾正班風學風。
三:
後期上課督促和其他科目上課時的貫徹配合相當重要。
清風總結:
學生上課睡覺對於老師來說是個老大難,根本原因還是班風學風不正,一旦出現老師上課難學生學習難,如果老師能想些小花招改變該多好,以上辦法為親測,在幫助其他班級整改後效果也非常好,關鍵點有三,坐姿、演講、後期的堅持和督促。
這裏是【清風教與育】問答頻道,專注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一定竭誠為您解答,想瞭解更多記得點擊右上角【關注】
回答5:
感請。
學生上課睡覺,應該說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但不是絕對化。
第一個不能絕對的是,不是所有學生在課堂上都睡覺。
一般來說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才睡覺。
而成績優秀的學生並不在課堂上睡覺。
第二個不能絕對的是,課堂上睡覺的學生並不是每堂課都睡覺,而是有所選擇的。
能睡覺的課堂一定是他沒有興趣的。
萬事有果必有因。
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弄清學生為什麼會課堂睡覺?如果是偶爾身體狀況不適,適當休息無可厚非。
老師可以改變角度從學生克服困難來上課對學生進行表揚,形成激勵,對睡覺者本人和其他學生都進行了正面教育。
如果學生身體正常卻在課堂睡覺,教師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是課堂內容方面的客觀問題。
這種現象可能說明你講授的內容不被學生理解或接受。
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特定的個體,興趣、愛好以及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教師要面對的既是個體,又是共體。
同樣的內容可能反應能力差的就理解不了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和進度!它要求我們教師就要認真弄清每一個睡覺者的原因。
或者是提高他的興趣,或者是激發他們的愛好,或者是改變教學方法,降低問題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用循序漸進的過程去扭轉這個局面。
其次,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觀問題。
一個好的老師,不僅僅是他講授的課堂內容精彩,更主要的還在於教師的獨特魅力。
內容寫在書上,擺在黑板上,但要引起學生的共鳴,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要學生學變為學生要學。
就要求老師精心備課,備內容,備學生,備細節,備過程。
只有關注到了每一個學生,照顧到了每一個個體,實現的個體的提高,整體的提高才不會是一句空話。
教學是一項工作,更是一門藝術,它不僅教給學生知識。
解決這個問題既要對症下藥,找到問題的癥結,又需打鐵還得自身硬,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圖片來源於百度)
回答6:
已經畢業的一屆學生,有一句話我認為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思路先進行事件回放:
那是一次九年級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習題課,通常情況下,這種課基本上就是學生練習,然後公佈正確答案,然後下一批練習,非常枯燥無趣,直到那天,我使用了一點小策略和一個強大的軟體。
初中數學老師應該很容易看懂教學策略的安排,剛剛上課的第一組練習,是我在黑板上寫下四個方程,非常簡單,寫完後要求寫完後將作業本交到講臺上我檢查,限時完成+1分,檢查起來非常快,基本上看一眼即可判斷出來。
這一組練習,對班上幾個學霸簡直是送分。
第二組練習,中檔題,小組比賽完成,實行互相檢查制度,班上總共五個小組,第一組檢查第二組,第二組檢查第三組…依次類推,全對,小組才能加分。
第三組練習,互相出題考對方,規定一元二次方程係數不得超過20(為了降低計算難度)抽對方小組一名組員上黑板解題,其餘同學不得提示。
上圖就是說的這個環節。
哦!對了,那節課是下午第一節,最容易睡覺的時間段。
然後進行剖析:
我覺得學生睡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那個時刻,睡覺這件事的重要性超過了其餘事,每個人在面臨許多事情的時候,心裏的價值觀會自動將這些事按優先順序排序。
假設一個學生,將玩手機遊戲排在最優先順序別,那麼除非生理上忍受不住,否則是一定不會睡覺的。
價值觀這個東西,形成需要較長時間,然而在短時間內,卻可以暫時施加影響,這也就提供了一種在課堂上防止學生睡覺的可能,請注意,也許是唯一的可能,那就是讓課堂產生吸引力。
上面案例中,整個課堂設計其實類似於一個遊戲活動,第一組練習相當於新手村,第二組練習相當於中級boss,第三組練習相當於PK,在這些因素的加持下,學生可以獲得與玩遊戲類似的成就感,以及由之而來的沉迷感,借助課堂獎勵的快速回饋,失敗了馬上可以重新開始,結果就是練習的優先順序在這節數學課中被短暫性地提前了。
那麼我們已經可以有一種思路來解決學生上課睡覺,那就是讓教學設計調整至適應學生的價值觀,實現更替。
回答7:
當學生從內心裏沒有學習興趣時,老師再精彩的講課在他們聽起來都是催眠曲,聖人孔夫子三千弟子,尚且只有七十二賢人!人同此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殊不知實現這種美好期盼是有條件的。
有外部環境的影響,即所謂外因;而成為某一方面的人才,更多的是來自內因,來自遺傳,來自不同的基因。
在同等教育條件下,我們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天才是生出來的。
即:
naturallyborn。
英國一位人類學者的研究表明,一個真正的紳士貴族,需要五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就。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行業劃分越來越細,對人才的定義也愈發多元化。
科學家、工程師、傑出的醫務工作者等是人才;有誰否認能做一手好菜的廚師不是人才?能把挖掘機的幾十個動作靈活自如地結合起來的操作手不是人才?這就是中國古訓裏的一句話,行行出狀元。
遺憾的是,社會上大多數父母,包括青少年本人,還有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們,只把那些白領,從事腦力勞動工作的人視為人才,認為是陽春白雪,高人一等;其他的藍領工作,體力或半體力工作的人就不是人才,就低人一等。
這是十分錯誤的!我國的九年義務教育,既是為各種人才在打基礎,又是劃分不同人才的第一道分水嶺。
而提倡普及高中教育的政策是不符合人才選抜規律的,甚至還可能毀掉有些人才!浪費寶貴的時間。
高中所設置的課程,很多行業的人一輩子都用不上,數學只需要懂得加減乘除;平方開方就足夠了,物理化學,初中的知識對付也夠了!何況他們中很多人也不善這方面的學習,高中學習他們力所不能及的知識,那不等於趕鴨子上架嗎?現在的各種職業技術高中,職業技術大學,應該把學生的職業技能放在首位,讓學生學習如何與陌生人交往,怎樣進行社交活動,學習如做生意,如何推銷自我,如何推銷產品,應該培訓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等!而那些擅長高深文化科學知識的人,就朝更深的學術知識方面去探索,他們的學習會更辛苦此這,但他們熱衷於此道,他們的目標就是未來的大科學家,大文豪,大藝術家,這是一種不同人才的分工!當這種人才觀為廣大百姓所接受的時候,將是社會進步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