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資訊 > 正文

回答1:

一,建議你不要過分注意這種感覺的發生,出現,和變化。

需要讓肢體,腰胯以及關節全部都放鬆。

所謂“用意不用力”是指意到、拳到、勢成,但是沒有使用任何硬勁。

二,讓呼吸保持自然狀態,不必追求呼吸與行拳的節奏完全配合或是協調,更不能夠強行蹩氣。

但是,隨著鍛練的年深月久,合理的呼吸和行拳的節奏會自然而然形成。

三,太極拳講究神情內斂,但不是像練氣功那樣追求導氣或是循經。

練太極更重要的講究自然,松沉、圓滿。

行家常說的“走內勁”是長期鍛練的自然結果,而且內行人可以看得出來。

但是,初學者千萬不要去刻意地追求。

弄得不好,會出現和你所說的征狀,這對身體健康毫無益處,反而會成為思想負擔。

四,心情保持愉悅。

鍛煉時別另有心思盤算,或是煩惱憂傷。

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心身一體的放鬆狀態。

回答2:

太極拳練到有氣感了,這是好現象,而且這個現象將要維持一段時間。

祝賀你!你還說到手指尖會有脹痛不舒服的感覺,這並不緊要。

因為你接下來要做好的是進一步穩固下盤,松腰落胯,胯以上的軀體再放鬆。

在行拳走架中,力爭做到四點,一上身用意勿用力;二兩手從動於腰胯和肩;三保持百會領起和立身中正;四兩肩要拉抻開(這是一個長期的作為)和兩手掤勁不丟。

另外,你可以再學套八段錦,它有利於抻筋拔骨。

最後是無論你玩何種太極拳,走拳架時都把速度放慢下來。

祝你取得更好的成績。

回答3:

你有沒有氣感,或者你氣感強不強,咱先放在一邊不說。

先說說你這手脹的問題。

造成手脹的原因,從肩頭到手腕兒有一路供血的通道。

無論這個供血的通道是動脈還是靜脈,只要受阻都會造成手或手臂發麻發脹,讓人非常的不舒服。

若是單純的發脹發麻不痛,有可能是靜脈這堵塞,也可能是肌腱緊張造成肌腱緊繃,從而造成血管受壓,形成手脹手麻,不舒服的感覺。

你千萬不要認為著這是你練氣練出來的結果,你不要把它誤當成“好成果”來看。

另一種可能當動脈血管有堵塞的時候,會產生局部疼痛。

根據這兩個現象,你自己斟酌。

正常的氣機流轉應該是舒暢溫暖,而且呢,有隱隱的流動感。

絕不應出現發脹,而且讓人很難受的感覺。

更不應出現線狀或點狀的疼痛感。

若是身體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那說明是身體肌肉組織上已經有問題出現,此時應謹慎注意。

先用手在左右肩頭三角肌橫向揉搓,同時揉搓肩窩處。

檢查有無疼痛感。

同時自手腕兒,內外關穴,一直到肘間分別揉搓檢查,看揉搓什麼地方的時候,手脹的感覺消失。

這個地方就是血阻區。

也就是病灶。

你若否定,我將就此打住不說。

順便說一句,我家三代練武,我十幾歲就有氣感。

回答4:

別自己騙自己和被別人忽悠了。

太極拳只是一種拳法,所謂氣感只是在訓練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否力氣到達目的地,感覺自己力的變化。

太極拳需要配合專用的呼吸法來鍛煉發力的過程。

一般的的人只是在做太極操而已,和廣播操沒區別。

古語講的好:

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

太極拳為了配合發力,需要用身體各部位來撞擊目標物。

為了練纏絲勁,需要用各種重量的球體來練雲手,為了練擒拿手,需要抖各種長度的大杆。

這些都是需要花幾十年功夫來苦練的。

千萬別信那什麼四兩撥千斤,要知道,在太極拳訣裏,原話是這樣的:

需有千斤力,方能四兩撥千斤。

你現在這個情況,按照中醫說法是血脈不通,趕緊去醫院檢查吧。

別到時候中風了。

請各位武術愛好者記住:

所謂功夫,就是要磨的。

沒有捷徑。

也沒有最牛逼的拳法,只有最牛逼的武者。

從古至今,那些所謂的武術大家,都是博採眾長,見到自己不會的,就會去學,所以,才有切磋是說。

回答5:

這個得去醫院,應該是神經性關能症,說的嚴重點就是微循環不好…因為我都練通八脈了也沒這些個毛病,不過我看你骨格驚奇,是個練功的好身板,我這有武林絕學《如來神掌》要不要看一下,只賣2.5元,來一本吧,大爺。

回答6:

修煉太極能出現這些狀況,恭喜你了!這是入道上功的表現,很多練太極多年甚至一輩子的人只是廣播體操,甚至練壞了身體,原因就是沒有內氣內功的修養骨關節受不住,氣血攻不到,盈不實的問題,就會磨損壞關節,練太極煉什麼,就是內外皆備,內外貫通,外指肢體動作,內當然為內氣,內功,內動了,沒有丹田氣修養的太極拳就打個花架子能叫太極拳嗎?連廣播體操都不如。

修煉內功內氣者,丹田氣充盈到一定程度,身體上內外會出現八觸現象,比如麻漲痛癢冷熱大小等現象,這些都是氣痛經脈的表現,還說明你過去這些部位有過暗疾氣血不通,現在通過修煉原先發木變為發庠再發痛發熱這是氣血打通的正常表現,如腳底與手指發熱發脹發痛說明你的大周天快打通了,大循環快到了。

什麼叫四梢,發為血梢,齒為骨梢,舌為肉梢,指甲為筋梢,說明你已攻到筋梢。

繼續修煉吧,易筋易髓易骨好處還在後頭呢!還有一個收功問題,這也是關鍵的,收式後要靜立靜養幾分鐘,時間長些更好,把身上的火氣都松靜歸入丹田,然後扣齒36下鼓動嘴裏津液幾次後分三次用意念吞入丹田,再把雙手手心相對摩擦發熱乾洗臉直到臉部發熱,再然後兩手相擁按摩肚臍周圍順時針方向36次,即可收功。

完後遊走一下,不要及於吃飯休息,半小時後該幹啥幹啥,這樣就不會出問題了。

回答7:

《太極》餘練太極屈指算來己有一個花甲,因少年本弱多病正天一付病秧子的模樣,臉黃肌廋,四肢無力,因此才在家長的強迫之下才去學習太極。

當時家中比較寬裕,固我遠赴河南清風嶺陳家溝拜師學藝。

師傅陳玉廷現早己仙逝,我仍十分懷念。

自學習太極至今餘已是耄耋之年,但仍然是鶴髮童顏,耳聰目明,健步如飛。

今年街道組織體檢,小老的各項生化指標和影像指標都如壯年。

身壯如牛,力撥千斤,手疾眼快。

仍有氣壯山河,拳打東洋倭寇,腳踢西洋鬼子,之勢!今天餘在此向散打狂人陳 東挑戰,明年九九重陽佳節,在泰山之巔,決一死戰,分一高下。

回答8:

這說你練拳已經進入得氣階段,首先要把握“松靜自然,勿妄勿助”的要領,既不要害怕,也不要有意去追求,或加強之,一切都要順其自然,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無舍無得,堅持正常走架就可以了。

也可能過一段時間氣感沒有了,那是又進步了,很可能是氣往裏走,向氣斂入骨發展,進入得機階段。

這個階段是一段時間有,一段時間又沒有了,而後又有,交替出現。

再後手上各指關節產生氣旋,而後各氣旋混成一球,即掌中太極,再後腕踝、肘膝、肩胯、頭頸、軀幹、官竅、藏腑之氣旋次第而生,再後周身各處氣旋混成整體一球,則太極內功成矣,內則氣斂入骨,外則氣勢騰挪。

此時走架時則有飄手勁起,進退轉換之中,似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上托、外撐、內抱、推動、牽引,是真氣循機的作用,也就是真正進入得機階段。

在提高過程中,應結合練拳認真研王武李論,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王宗嶽《太極拳論》

回答9:

這種氣感是體鬆氣通的初步體現,也叫氣機發動。

當練到心靜體松,即心理思維無雜念,專意練拳,神不外逸時,肌肉筋骨,上盤下盤,中盤中正,內外一致全部放鬆了時,才有這種體現,也說明勁椎胸雄腰椎基本上下垂直,也是百會穴和會陰穴上下相對後的體現。

脹痛感,是自身已經產生了氣機,但自身氣機與外界氣機(即宇宙暗物能)還沒有接通,只是在自身皮肉內及各經絡中而活動運行。

再練一段拳後,能感覺到周圍空氣,似乎對自已運動的手臂身體腿腳有阻力時,脹痛氣聚促的感覺就自然消失了。

到此時,可算是初步的“天地人感應了”所以,別顧慮,也無須考慮怎樣化解,繼續心靜體松,自然堅持,你會得道更好的感受。

回答10:

恭喜你有了氣感,有了內氣。

但一定要注意,開練前一定要凝神定氣,沉下心,氣不浮燥,定下心志,開拓胸懷,敝開胸懷。

這顯凝神定氣,沉定下心志,氣不浮燥,拓展胸懷,敝開心胸,是很重的關鍵點。

這樣我們才能融於世界。

動靜時,始終頭要保持撥伸頂立,沉肩墜肘,開肩,開胸,開胯,腳根植於地,十指十趾炸開,手腕骨腳踝骨均炸開,打拳出掌應意出於至遠處,踢腿出腳也應意出於至遠處,這樣你會感受到,身體被氣包裹,猶如山體重壓,移身運動,出拳踢腿,均如推山一樣艱難沉重。

經久習練不惰,單手一次做幾十個三個手指的腹臥撐是會輕易做到的,沾抖發力也會極易做到。

收式更要做凝神定氣,沉心定志,心胸平和,靜斂胸懷,引氣中丹田,充盈後,再徐徐將全身之氣力引入下丹田,沉澱入下丹田。

之後,要靜立靜養,自然呼吸。

幾分鐘或時間長些更好,讓身上的火氣都歸於平靜,內斂沉入丹田,歸為已有。

在日常行走坐臥動作時,要保持中丹田氣注充盈後,再入下丹田,下丹田氣充盈後,再氣運至後丹田,即中丹田對應的後心處,再走經由上丹田不停直入中丹田,氣盈是後,哼氣入下丹田的同時,氣運行四肢拳腳,拳指骨和腳趾骨同時炸開,為氣行一周。

經久練習,會意到氣到,氣到力到,而且身體疲勞時,也會起到極易恢復體力的作用。

如果能做到,每邁出一步,拳指骨和腳趾骨能同時炸開3至5次,你就能逐步做到,一步之間,能發力3至5次。

回答11:

練拳的過程就是一個由無極到太極再回無極的過程。

任何時候感覺到不舒服,應該回歸無極狀態,待情況緩解後,再習練。

最好是找出原因,主要是氣血在哪個節點滯住了,漸漸地打通,就會徹底解決。

功夫就會長進一步。

練功的過程就是這樣持續改進的。

回答12:

拳友好!這是初級階段。

感覺氣感足,手發脹指尖發麻,這是把全身原有的能量聚於手上的原因。

並非什麼所謂的成果。

真正練出內功內氣提練:

真氣。

使之真氣從之,那就是恭喜你入門了。

其他的則是假像,是練武人必須的過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
picture loss